《2025 擺攤創業完整攻略》-從申請許可、選地點到實際收益 —— 新手小白一篇看懂!

擺攤創業

如果你正打算開始自己的第一個副業,或想要靠擺攤累積一筆創業基金,那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會非常適合你。很多人對擺攤的印象還停留在「便宜」「輕鬆」「沒有什麼門檻」,但其實真正能在市集或夜市站穩腳步的人,都是有方法、有策略地從零開始經營。因此,當你決定想要跨入擺攤人生,經營小本當個創業老闆,應該要著手開始研究擺攤的眉角細節,才不會在已經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之後,卻因為沒有做好功課而徒勞無功。

這篇懶人包會帶你從 最初的設定合法申請地點選擇設備購入成本試算,甚至 一天能賺多少 這種新手最想知道的問題,一次講到位。你不需要背景、不需要技術,只要願意開始,就能靠擺攤踏出人生另一種可能性。


一、為什麼 2025 是「超適合擺攤創業」的一年?

2025 的市場環境比過去更友善,不只是因為「小資創業」流行,而是因為生活型態與消費習慣整個改變了。大家更喜歡有特色、有故事的小攤位,甚至覺得「市集」本身就是一種週末娛樂與活動。因此,擺攤不再只是賣東西,而是一種新型態的創業方式、展示個人品牌的小型舞台。

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說,擺攤的入門門檻比任何創業型態都低;你不需要租店面、不需要長期合約(像租店面動輒要簽約三年),也沒有裝潢成本。你只需要一個攤車、一桌一椅和基本設備,就能在週末開始你的第一筆營業額。

2025 為什麼適合擺攤?

  • 創業門檻低、風險最低
    不需店租、不需裝潢,設備成本 1–5 萬即可起步。
  • 兼職族、媽媽族群擺攤越來越多
    市集普遍只在週末或節日,能彈性安排時間。
  • 文創市集爆棚,供給不夠、攤位常秒殺
    華山、誠品、鐵道、市集活動越來越常態化,隨便一個周末假日到處都有市集聚集眾多人潮。
  • 行動支付普及,收款方式不再是障礙
    Line Pay、街口、悠遊付都開放一般攤商申請,不用擔心口袋現今不夠,走到哪消費到哪。

二、擺攤創業的第一步:你要先決定三件事

很多剛開始擺攤的新手,都急著買攤車、買設備、買材料,但忽略最重要的一點:你到底想賣什麼?賣在哪裡?可以投入多少時間?
這三件事情會完全決定你後續的設備種類、許可需求、場地選擇和預算配置。

如果你不先把這三點釐清,你後面會一直踩雷:買錯攤車、參加不適合的市集、選擇不適合的商品,甚至第一天就虧錢。
所以,這一段是整篇文章最重要的起點。


① 你要賣什麼?(商品類型)

你的商品類型決定你的設備成本、申請流程、你的工作強度,甚至決定你最適合去哪些市集。

常見攤位商品類型:

1. 非食品類(最簡單也最低風險)
這類型不需食品登錄、不須檢驗和食品保險,也沒有食安問題對新手來說最容易入門。
適合:文創商品、插畫、飾品、蠟燭、香氛、選物。

2. 簡易食品類(中等難度)
像是杯子蛋糕、餅乾、小甜點、冷泡茶等,但要注意食品業者登錄。
(查詢連結:衛福部《食品業者登錄平台》
👉 https://register.fda.gov.tw/FdaFood/

② 想在固定地點擺?必須申請攤販證

常常看到在固定的夜市和菜市場擺攤都是需要透過合法的申請的。
以台北市為例:(申請方式、表單、規範)
https://service.gov.taipei/Case/ApplyWay/201905070005

申請的基本需要:

  • 身分證
  • 戶籍在當地 6 個月以上
  • 健康證明(食品類)
  • 土地使用同意書(如非公有地)
  • 申請費約 300 元

(依縣市不同,請查地方政府攤販管理規則
來源:經濟部《臺灣省攤販管理規則》
https://www.cto.moea.gov.tw/web/application/detail.php?cid=9&id=19

五、2025 最推薦的新手擺攤地點(地點=收入)

不同場地的收入差異可以大到 3–5 倍。
所以你的商品類型+地點搭配非常重要。


① 夜市(高人潮、高收入、也最高強度)

夜市是最容易做出營業額的地點,但同時也是最辛苦的。
想要在夜市擺攤創業,最適合食品類、飲料類、炸物類攤位。

夜市特色:

  • 租金:$600–$2,000/天
  • 客群:大量過路客
  • 工作時間:下午 5 點~晚上 11 點
  • 優點:穩定、人潮多、回本快
  • 缺點:累、競爭高、油煙匯聚

② 文創市集(新手最友善、超多人從這開始)

文創市集是 2025 最熱門的擺攤地點。
氣氛佳、客群質感高、大家願意支持獨立創作者。

文創市集特色:

  • 租金:$800–$5,000/週末
  • 客群:文青、家庭、小情侶
  • 適合:甜點、烘焙、手作、香氛、插畫
  • 優點:環境舒適、客單價高
  • 缺點:天氣影響很大(天氣影響人潮,事先預約好時間地點,不出攤等於零收入)

③ 商場快閃(最能提升品牌感)

商場快閃適合想建立品牌認同感的攤商。
場地舒適、客流穩定,但成本較高。

商場快閃特色:

  • 租金:$3,000–$20,000/3–7 日
  • 優點:不怕天氣、客群穩、容易賣
  • 缺點:費用高、攤位要更美觀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潮和買氣

④ 社區市集、校園活動(新手0風險最佳選擇)

這類型場地非常親民、壓力少、成本低。
很多新手的第一攤都從這開始。

  • 租金:$0–$500
  • 適合:飲品、小吃、手作、親子互動
  • 優點:人情味濃、環境友善
  • 缺點:人潮不穩定,單價高的商品不好賣

六、擺攤要花多少成本?(無腦攤位成本試算)

很多人以為擺攤要花很多錢,但實際上,只要你不亂買設備,新手最低 1.5 萬就能開始。

3R. Maker提供一份 最真實的新手攤位成本表,讓你可以直接評估。


① 一次性設備成本(初期投入)

項目金額
攤車$9,000–$35,000
桌椅$1,500–$2,500
LED 燈具$300–$800
延長線$150–$300
招牌設計$300–$2,000
清潔用品$200–$500

總成本:$15,000 起就能開張

② 每次擺攤的營運成本

  • 食材/材料成本(約毛利 30–50%)
  • 場租 $300–$5,000
  • 交通油錢 $200–$500
  • 行動支付手續費 1.5–2%
  • 包材成本每份 $2–$5

③ 一天賺多少?以飲料攤為例

售價:50 元/杯
地點:文創市集(週末)

銷售量營收
50 杯$2,500
80 杯$4,000
120 杯$6,000
150 杯$7,500

扣掉成本後:
👉 一天淨利通常落在 $1,500–$4,000 若是設攤地點在夜市會更高。


七、讓你生意變好的 10 個新手秘訣(每個都超實用)

不是每個人都會第一次擺攤就大成功,但只要你掌握以下 10 個原則,就離創業成功的腳步近了。


① 招牌大、亮、簡單最重要

當你在市集中,客人只有 2–3 秒注意你。

② 攤車好不好推,決定你做不做得久

太重、太難推,新手會直接累到放棄。

③ 價目表不要藏,放客人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

直接提高購買率。

④ 一定要支援行動支付

現在攤位沒行動支付會大扣分。

⑤ 商品越少越好,越專注越好賣

新手盡量 1–3 個品項就好。

⑥ 前三次擺攤是「找方向」不是「賺大錢」

你會在三次內找到最適合你的品項。

⑦ 不要一開始就買昂貴設備

先試市場,確定方向後再升級。

⑧ IG 名片超重要

市集客人很多都會追蹤你的 IG。

⑨ 地點永遠比努力重要

人潮決定收入。

⑩ 漂亮的攤車=成交率提升 20–40%

外觀真的影響吸引力。


八、新手最常問的問題(FAQ)

Q1:擺攤一定要營業登記嗎?

不一定。
✔ 報名市集/夜市時 → 不用
✔ 想開發票、與企業合作 → 要辦小規模營業人
✔ 賣食品 → 要做食品業者登錄(衛福部)


Q2:擺攤需要路權嗎?

只有 自己想在馬路、公園隨意擺 才需要。
(依照《臺灣省攤販管理規則》)


Q3:擺攤會不會很累?

真的會。
但也很好玩、很有成就感。


Q4:第一次擺會賣不好嗎?

會。
但第二次會進步非常多。
第三次開始你就會找到你的風格。


九、給第一次擺攤的你

擺攤不是一夜致富的捷徑,但它是一個能快速啟動、成本最低的創業方式。
它讓你有機會把你的興趣、創意跟故事帶出去,讓更多人看見。

你不需要完美,你只需要踏出第一步。
而你的第一步,可能就在「下一個週末市集」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